WWWeeds' blog

Back

起因#

在 8.15 最后一天在淘天上班的时候,我看着我 Chrome 浏览器内的四百多个收藏网址陷入了沉思……

不管是 Edge 还是 Chrome 的收藏夹,都有一个很令我不爽的地方,就是在点开收藏网址的时候,有搜索栏可以搜索,但是在收藏新网址的时候却没有搜索栏选项。我也尝试过 Raindrop.io 这样的收藏夹插件,但是远程网络请求终究不如原生收藏夹侧边栏来的反应快、使用自如。为 Chrome 编写一个收藏夹插件,仅仅为了保留原生体验的同时可以在收藏新网址时使用搜索栏,这一项一直在我的待办列表里。

反思#

我一直以为新加收藏页没有配备搜索功能是 Chrome 和 Edge 开发者的失误,直到我仔细审查我的全量收藏网址……

网址众多、层层嵌套、相互交叉……

我有一个习惯,不光是在整理收藏夹时,整理文档、定义项目结构时也会出现,就是习惯于定义大量的嵌套文件夹,像生物学家给生物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一样,总是想要像编写教科书一样给每一种文件一个唯一的 index。可事实上,分类过细是有坏处的。

  1. 为了保持唯一的 Index,假如 A 项目和 B 项目都用到了工具 C,那么关于工具 C 的使用经验就不能和 A、B 的开发记录放在一起,而要单独列出,这导致了同一项目的信息分散在了不同的文件夹内。
  2. 紧跟着的,想要做一件事时,为了搜集全量信息,不得不分别打开非常深的文件夹嵌套层级……这个过程还容易遗忘。

正是因为我的分类过细、嵌套过深,才导致了每次增加新的收藏网页时,我都需要搜索功能来帮我定位到目标收藏夹。

这不是一件好事,我得清理清理它了。

改变#

根据对某个答主博客的学习,也在网上搜索资料。我获得了一个新的管理收藏夹的思路。

为什么我需要收藏夹?两种情况:

  1. 有趣的、发散的内容,收藏下来以后再看。
  2. 要做一件事情,需要各种网页。

所以收藏夹总体上分为两类:随意采撷(有趣的、非系统性的内容),项目所需信息(完成一个个项目所需要的信息)。

在随意采撷中,可以再分为书籍、博客、电影、旅行目标地……只分大文件夹,内部不要分类,在想看的时候随机点开,或者搜索。

在项目所需信息中,按项目划分文件夹,假设我们有 A、B、C 三个前后端开发项目,那么每个项目文件夹内都维护一份前端框架使用经验、后端框架使用经验、开发记录等。

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放弃对于同一工具使用经验的整合,所以额外列一个资源文件夹,只收集最泛用的资源。譬如 UI 素材,包括图片、图标、字体等,只要是做界面,每个项目必定都会用得到。放入资源文件夹的工具非常严格,至少在多于 3 个项目中使用过,才考虑放入其中。

所以最后,我们就有了探索、项目、资源三个文件夹,也只有这三个文件夹,每一个文件夹内的分类都很清晰。

吉他琴谱与教学、烹饪基本功与菜谱,这些也都作为单独的项目放入项目文件夹。

因为对内容纳入资源文件夹的严格限制,不可避免地,我们会在不同的项目文件夹内重复性地整理某些内容……但这不要紧,因为我们的目的已经达成了:

  1. 在想做一件事时可以快速定位全量相关信息。
  2. 新增一个收藏页时,迅速定位目标收藏夹。

你将你的知识凝聚成一颗颗珍珠,用线穿过它们,这就已经是结构化了,已经足够你做成一切想做的工作了。至于重组成树状的结构,那是教授们才要考虑干的事情。” 我非常喜欢这个比喻。

Comment seems to stuck. Try to refresh?✨